央廣網北京6月24日消息(記者李曉冰)23日,《中國夢 北大情——馬裕藻與北京大學》專題展覽在北京大學圖書館開幕。
  北大舉辦這個展覽就是為了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今年五四青年節視察北大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弘揚北大光榮傳統,紀念和介紹以馬裕藻為代表的上世紀五四時期的北大人對國家、社會和北大的歷史貢獻,從而教育和啟示今天的人們特別是高校師生。
  此次展覽以中國夢為主題,以北大情為主線,以馬裕藻為主體,通過有限的文獻資料、歷史圖片和珍貴文物,走近馬裕藻和那一代北大人,聆聽他們心中的北大之音,觸及他們言行中的北大之魂,體悟他們生命里的北大之根。從而進一步理解中國夢,凝聚北大情,傳遞正能量,激勵北大人。
  馬裕藻(1878—1945),字幼漁,祖籍浙江鄞縣(今寧波鄞州),近代文化名人,北京大學著名教授。早年留學日本,與蔡元培、魯迅、陶成章、秋瑾、徐錫麟等仁人志士交往密切,深受他們先進思想的影響。作為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弟子,他對音韻學、文字學、訓詁學等有精深研究。他是中國第一部官方正式頒行的法定漢字註音——《註音字母》的首倡者之一,對漢語正音、傳播國語作出了突出貢獻。作為北大評議會任職最長的評議員,他堅決擁護、全力支持蔡元培改革北大,力主“民主辦學、教授治校”。他作為北大國文系任職最長的系主任,積極延聘魯迅等名師大家到北大,推動了北大中文系的建設。正如《展覽》開篇中所講,他的一生,集中體現了北大人對中國夢想的執著追求,對北京大學的深厚情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創新和對近代教育事業的歷史貢獻。
  馬裕藻不僅自己是一位有代表性的北大人,受北大的影響,四個同門胞弟也走上了學術報國、躋身北大的人生道路,四弟馬衡,字叔平,號凡將齋主人。曾任北大史學系教授兼國學門導師、考古研究室主任、北大圖書館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五弟馬鑑,字季明,曾任燕京大學國文系主任、香港大學中文系主任。七弟馬準,字繩甫,以民間風俗研究見長,曾任北大教授,講授文字學和目錄學。九弟馬廉,字隅卿,曾任北平孔德學校總教務長、北大教授,主講明清小說。北大圖書館“馬氏書專藏”,藏有馬裕藻捐贈的文史類藏書21000餘冊以及馬廉“不登大雅之堂”小說戲曲類藏書5300餘冊。
  此次展覽還展出了由國家圖書館、魯迅博物館、新文化紀念館等單位提供的馬裕藻手稿、專著、書信等文獻資料,很多文獻是第一次公開展出。  (原標題:“中國夢 北大情——馬裕藻與北京大學”專題展開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mceontz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